甘肃高师学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脉”和“根脉”意蕴

    朱玲;虎牛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以“魂脉”与“根脉”生动定位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及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魂脉”所具有的方向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表征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色;“根脉”的民族性、现代性、主体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和创新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辩证统一,“魂脉”与“根脉”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2024年01期 v.2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文史研究

  • 寻找上古诗歌发展的依据——《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序

    赵逵夫;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一书从历史文化等理论方面对先秦文学尤其是诗歌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礼俗仪式探索、考察上古诗歌的发展,可以看到更早的诗歌存在、演进的情形,亦可了解从春秋前期至战国之末我国诗歌发展中缺环一段的大体状况。

    2024年01期 v.2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从短篇小说《手》看萧红对鲁迅的继承和超越

    唐莉;

    萧红是一位颇有才情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她的成长、成名都受到鲁迅的极大帮助和鼓舞,她也潜心学习鲁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取得了很大成就。文章从短篇小说《手》入手,探讨萧红在塑造典型人物方面对鲁迅的师承,更就萧红在叙事模式和女性解放方面对鲁迅的超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叙事模式方面,萧红巧用第一人称“我”“我们”进行多视角叙事转换,游刃有余地表现主人公的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萧红继承鲁迅基础上的开拓。在女性解放方面,萧红在女性经验的基础上,以女童王亚明为视点,关注女性命运,揭示女性悲苦的根源,指出了女性解放的教育方向,那就是女性自我教育的真正实现。

    2024年01期 v.2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晚清西北灾害中的书画助赈

    杨继业;陈纪泽;

    晚清以来,书画家借助新闻报刊和商业市场确立了与灾害的关系,书画助赈成为救灾的重要手段。晚清西北地区发生的两次特大灾害,先后得到域外社会各界的有力救助。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书画家以绘画作品介绍灾情,以出售作品筹募赈资,尽力帮助西北灾民摆脱生存困境,进而挽救西北局势,表现出他们的社会担当。与此同时,书画家们借助救灾时机,也逐渐实现了自身向近代化的转型发展,促进了城市商业和文化的活跃。研究特定时空中书画助赈现象,对艺术史和灾害史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v.2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清代中叶闽东畲族地区“中人”报酬考——以闽东畲族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董孝良;

    清代中叶闽东畲族地区经济交易活跃,而“中人”在乡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契约订立、交易担保、买卖纠纷等环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闽东地区“中人”报酬的考察,可知“中人”酬谢类型呈现单一性的特点,绝大多数以银两酬谢为主。结合相关契约文书进一步分析,“中人”报酬支付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多因素影响的。此外,闽东地区“中人”酬谢比重以3%为主,占比在1%~10%之间浮动。通过对罗源、屏南、古田三地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宗族伦理道义及地区商业经济是影响报酬比重的关键因素。

    2024年01期 v.2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理论陇军

  • 清代关陇诗人胡釴词辑补

    李军强;王江东;

    胡釴是清代乾嘉时期关陇诗坛的代表人物,他虽以诗驰誉名场,但填的词在当时也很有名。由于其词仅以稿抄本的形式流传,后人难得一见,所以并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甘肃省图书馆馆藏的胡釴《续东游草》稿本,创作于清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据笔者统计,稿本中有45题55首词作,从未刊布,因而极具文献价值。现予以辑补,以供学界参考。

    2024年01期 v.29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董滢;

    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森林生态、景观休闲、食药融合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健康文旅体验模式。甘肃崆峒山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名山,也是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在平凉“十四五”文旅规划布局下,积极推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是甘肃平凉地区旅游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崆峒山文化资源的四个优势方面分析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提出利用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融入养生文化普及森林康养理念;引入武术文化丰富森林康养形式;吸纳膳食文化助力森林康养服务。这些针对性的建议,可以促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资源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期 v.2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语言学研究

  • 西部乡土小说中乡土语言的翻译策略研究——以雪漠小说为例

    何英;雷佳娣;

    乡土小说是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载体。甘肃作家雪漠创作的《大漠祭》和《猎原》两部小说,以甘肃农村为地域背景,用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西北农村的“风俗画面”。文章以这两部小说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和分析译者在翻译小说中乡土语言时运用的翻译策略及经验得失。研究发现,在翻译乡土语言时,译者灵活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既注重中国本土文化观念与表达方式的准确传递,使原文异域特色得以保留;也关照了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惯习,对一些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语言表达淡化处理,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与接受性。

    2024年01期 v.2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路易·艾黎汉诗翻译得失论析

    达正岳;

    路易·艾黎先生一生共翻译中国诗歌13部,在西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丰富多样的选诗标准、自由体的翻译风格、直白流畅的语言特色、再加工创造的翻译方式,这些都是其汉诗翻译的优势所在。同时,受语言的不对等性、译者的翻译理念、译者的翻译目的及译者的个人原因等因素的制约,他的翻译也出现了一些误差,存在不足。比如:内容上,翻译失真,误读原作;形式上,随意分行,失去美感。对其翻译成绩,我们应充分肯定;对于失误,我们也要客观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翻译路径,从而为中国诗歌及更多作品的外译提供借鉴和帮助。

    2024年01期 v.29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外翻译中的语言生态——基于《敦煌文化关键词》的翻译

    徐珂;

    语言生态理论要求译者具有语言意识,关注语言生态因素间的协作,为对外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研究视角。统筹考虑语言生态因素可以优化对外翻译的译文质量,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译文提升空间。文章参照语言生态理论,以2019年中宣部地方优秀外宣品一等奖获奖图书《敦煌文化关键词》为样本,从读者受众和译介选材、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文化情感以及评价原则方面解读分析语言生态因素的统筹考虑对本书的英译产生的影响,展示了对外翻译中的语言生态机制如何在具体的翻译任务中得以体现,为对外翻译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4年01期 v.2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刘袁浩;刘晓丽;张道坤;

    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抑或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问题从来都直接关乎政治问题的根本立场,因为未必找得到第二个问题,会像国家问题那样比其他一切问题更加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鉴于此,从多个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意涵进行阐释,将有助于从不同维度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2024年01期 v.2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化艺术

  • 音乐表演中的身体与音符逻辑

    张敏桦;

    作为一种流动的声音艺术,音乐不同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典型特征在于空间性。音乐的空间性是音乐表演者与听者的身体共处于音乐表演时所呈现与感受到的整体表象。在音乐表演中,身体与音符逻辑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会直接影响表演效果。文章从身体接受并适应音符逻辑、身体与音符逻辑的对话及背离、身音皆忘等三个层面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身体接受并适应音符逻辑,敞露开来的却是一个身体的全新世界;身体与音符逻辑的对话及背离,对话过程将随着人这一主体修养的提升而提升,会因心情、疲劳、生病、环境、合作对象、天气等综合因素出现背离;身音皆忘须音乐表演者进入“灵魂生活”,或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合一的“即兴表演”。三个层面以递进方式,依循身与音之间的“情志”连接,从而达到“身”与“音”所要表达“精神”“情志”的最大程度结合。

    2024年01期 v.2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

    安奇贤;魏琳;

    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一些缺口或者缝隙,需要彼此对照或者补充,才能向前健康发展。在对陇南白马藏族进行广泛调研后发现,它们在内容表达上可以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在意涵阐释上,无论是整体寄寓,还是细节、意象的局部象征,都能互融互解。总之,双方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交融关系,并对旅游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既有能促动旅游发展、提高产业效率的积极方面,也有导致旅游肤浅化、过度商业化的消极方面,更有未来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后可能产生的多面影响,都需认真对待。

    2024年01期 v.2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孔子“兴观群怨”乐教观与当代音乐教育“立德树人”思想观之汇通

    梁景泓;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论断既代表了孔子对诗歌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知,也蕴含着对音乐教育的教化之道。孔子希望弟子们可以通过学《诗》,由“诗”领会其所倡导的礼乐精神,并以之践行,实现真正意义上“为己而学”的君子人格。因此,孔子“兴观群怨”的教育思想也是他乐教观的反映。现代社会的音乐教育需重视个体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背后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同时也应注重集体合作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在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当下,我们需要结合中国传统乐教思想,探讨孔子“兴观群怨”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理念对于“育人”与“树人”的汇通之处,将中国传统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相融合,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2024年01期 v.2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甘南地区为例

    安晓红;卓玛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给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甘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层面的努力下可助力区域乡村振兴。文章依据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数量、种类,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2024年01期 v.29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雷鸣;吴林烨;李丽;

    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不仅是保安族代代相传的工艺技术和谋生手段,也是保安族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见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保安腰刀的历史及其工艺特征进行探究,剖析保安腰刀的传承价值,通过深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采访非遗传承人,对保安腰刀的传承现状与市场进行分析,提出保安腰刀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

    2024年01期 v.2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教育与教学

  • 基于博耶学术思想的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王新俊;李瑾;

    1990年提出的博耶学术思想扩展了学术的内涵,将学术界定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以及教学的学术。在博耶学术思想视阈下,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如下:具有多维性的专业化发展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具有合作性的专业化发展方式,具有灵活性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2024年01期 v.29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西部县域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探究

    刘代娜;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以政策规划、体教结合、产教开发为视域,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县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样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从落实国家政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改变教学生态;构建“四位一体”合作体系来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主体完整;明确人才培育途径,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水平。通过以上推进思路,为西部县域学校体育和社会综合性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2024年01期 v.29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期待视野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鲁建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首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明显提升,重要性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关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成效,就需要具有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等特征的“期待视野”理论的融入与融通。基于“期待视野”理论,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巩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目标。

    2024年01期 v.29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民族院校“跨文化-思辨-思政”一体化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于金明;白洁;

    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在分析了各项能力与素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跨文化-思辨-思政”一体化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由理论层面的教学原则与实践层面的教学设计两部分构成。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对标与评价、内容与融合、体验与互动、探究与产出、反思与反省等五个方面;教学设计主要有教学目标设定、内容整合、活动设计、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五个环节。该模式既有规约性,又有灵活性,更有实践可操作性,对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024年01期 v.29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师范院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李燕;何学斌;

    根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基础教育对具备“乡村性、民族性、现代性”特质的小学全科教师的实际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依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民族师范院校“三方协同、四位一体、三平台联动”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政府、高校、小学的“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师德、理念、知识、能力“四位一体”培养途径,创建课程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三大联动培养平台体系,整合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职业技能认证与各类比赛情况表明该模式的培养成效良好。

    2024年01期 v.29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宋运娜;朱忠元;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近代文学的教学中是近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运用启发、探究、讲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用文学的社会批判性增强爱国意识,用文学的情感体验性内化爱国情感,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结合。

    2024年01期 v.29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红色音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王莉荣;冯缦;王晓燕;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寻红色音乐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效,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2024年01期 v.29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崔佳琦;

    红色歌曲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政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将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情怀。但当前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寻求解决对策,更容易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建立更加生动、富有情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v.29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哲学·政治·法律

  • 《了凡四训》哲学思想探析

    范鹏;何彦炘;

    明代袁黄所著《了凡四训》,是明清以来我国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的一部劝善书。就哲学思想层面而言,《了凡四训》涉及在人性论方面主张推明“义理之身”、在自我修养上提倡“反躬自省”和在知行观方面强调“心为善导”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体现出了融合性、通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凡四训》的哲学思想,对于深入发掘其中的思想精华,助力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v.29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变迁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李超;王静娴;

    以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文化变迁为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此来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关系,通过先秦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圈的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唐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明清“大一统”疆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四个阶段民族互动与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论述,可见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已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2024年01期 v.29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社区戒毒康复“中药治疗+社会工作”模式探究

    姚平;任文启;

    结合“基于中药治疗的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系统梳理并学习借鉴戒毒康复相关研究成果,审视中药治疗和社会工作在戒毒康复中融合渐进的路径,洞察从西医药主导到中医药应用推广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药物治疗在社区戒毒康复中的功能和价值;通过比较中西方社会工作介入毒品治理和社区戒康的历程,充分肯定了社会工作助力社区戒毒康复的作用和影响;分别以复旦大学和甘肃试点的社区戒毒康复项目为例,比较“中药治疗+心理干预”和“中药治疗+社会工作”两种模式,分析了社会工作融入中药治疗助益社区戒毒康复的优势,为构建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体系开辟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载体。

    2024年01期 v.29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投稿须知

    <正>一、投稿要求1.字数与复制率。论文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语言通顺。来稿以6500~8000字(含图表、参考文献)为宜,重大题材的文章不超过10000字。文章的复制率要求为20%以内。2.标题与作者姓名。(1)论文要求题名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提供中英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注明至“学院”一级)、邮编、所在城市名;(3)首页脚注基金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和第一作者简介,简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因作者标注地址、邮编的问题致使刊物无法邮寄送达,本刊概不负责)等。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表明作者的观点,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不带主观色彩,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以300字以内为宜,切不要写成文章结构介绍或自我评价,不要使用“本人”“本文”等用语。摘要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024年01期 v.29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