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桂杰;董丽梅;陈奎;
工程力学是工科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文章以工程力学为载体,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同时,以“剪切与挤压”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实践案例,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2025年04期 v.3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朱才业;侯明杰;黄晓宇;
动物保护与福利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农爱农”高素质专业人才.绪论是该课程的总体介绍和认知,讲好绪论课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2W1H”(why:为什么学、what:学什么、how:怎么样学)教学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绪论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合理的教学建议.通过案例教学,验证该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具有积极作用,并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同行、专家及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W1H”方法在该课程绪论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研究可为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0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聂晓英;王超;黄万状;王芳;毛雨;
以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中.文章明确了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战略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文章进一步从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活动设计、考核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最后强调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职业观所起的积极作用.
2025年04期 v.30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曹家豪;
森林经理学作为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对培养高层次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研究以森林经理学课程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林业人才为核心目标,探索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通过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系统融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3S技术和碳汇评估等前沿知识,强化森林资源调查与经营决策等实践环节;采用案例式、项目驱动、虚拟仿真与小组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创新思维;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与社会责任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以野外实训基地调研和林业科技工作者典型案例为实践载体,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结合.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课程改革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生态决策素养与行业使命感,为农林院校涉林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高层次林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和理论借鉴.
2025年04期 v.30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杨文娟;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导向下,文章系统探讨土建类专业数字教材开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通过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的工程实践性特征,构建了“动态内容生成、多模态资源整合、智能教学交互”三位一体的教材开发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深度融合,解决现有教材内容更新慢、实践案例不直观的问题,同时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建类专业数字教材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2025年04期 v.30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李金霞;孙小妹;郁洁汝;马乐元;张军;LI Liang;HAN Guojun;CHEN Nianlai;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共同责任.新农科建设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培养适应多领域战略需求的新型人才.生态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甘肃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针对专业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构建了“感性认知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导师制指导、科研项目结合、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生态文明素养.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人工智能与课程思政,并建立“多元化—全过程”考核体系.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的考研成功率、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率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均显著提升.
2025年04期 v.30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